名声越来越大的刘纯华
张明光 文
很早以前,就听刘纯华先生说,他做人有三大原则:一是官不宜太大;二是名声不宜太响;三是钱财不宜太多。他很早就退出政界,甘心当一个普通编辑,自然官位到此为止了,想当大官也没有机会了,钱财问题,咱不便于过问,估计,不会太多。因为,据朋友圈里人说,刘纯华都是义务做事情,反对占公家便宜,反对占朋友便宜。因此,这种性格的人,估计不会有钱财。
至于名声大小问题,已经由不得他本人了,无论新闻圈、文学圈、美术圈、书法、美术评论圈,几乎都有刘纯华的影子。在新闻圈里,刘纯华是老记者;在文学圈里,人们称他为作家——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;在美术圈里,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分,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;在书法圈里,他是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院长兼《中国艺术研究》杂志主编,全国有许多地区的收藏者来北京购买它的书法作品,在北京,有出场费,到外地,更是邀请去的,自然有出场费了;在美术评论界,刘纯华也是可以居于首席座位的。他这些年,研究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清末民初等美术史,卓有成效,出版了《清末民初美术史》、《陈少梅研究》、《王羲之传人》等等,当然,还写了与启功交往、与王学仲交往的文章,在美术评论界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 刘纯华原在海军政治部干部工作过,之后调人民海军报任编辑、记者,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,激流勇退。转业后在国家科技部出版社供职。已经出版《沂蒙人》、《沂蒙山根据地》、《沂蒙利剑》、《沂蒙独立营》、《羲之传人》、《本世纪最后的梦》、《深度报道研究与操作》、《大海的梦幻》、《抗敌自卫团》、《人与海洋》、《大海托起的太阳》、《数字化生存》、《知本化生存》、《环境治理十三章》、《战胜跨国公司》、《大国公司》、《识字班》、《刘纯华军事新闻选》等小说、报告文学、科普文学、新闻理论等专著,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。
 他写书法是被一位大家、名家“强制着”拿起笔来的。那位大家、名家看了刘纯华发表在《中国艺术研究》上美术评论,说,这个人将来可以成为大家!他让自己的师弟前来北京时代金城书画院找刘纯华,让刘纯华拿起笔来,刘纯华说,我只想当一个作家,书法家,当不了!
大家、名家的师弟说:我大师哥说了,只有国学水平高的人,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,他说了,你的国学水平够了,在这个基础上拿起笔来,练练,时间长了,就是大书法家!
如此三次以后,刘纯华才趁着酒兴,拿起来笔。当年,有人就来买他的书法了,这让刘纯华大吃一惊!
刘纯华常常感念那两位大家、名家。没有他们的鼓励,可能今天还没拿起笔来。
随着刘纯华文学作品不断被外界认可,随着刘纯华的书法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,他不想出名也难了。


|